无国界记者与16间合作机构发表《人工智能与新闻业巴黎宪章》

《人工智能与新闻业巴黎宪章》为第一份制定相关规范的文件,世界各地的记者、新闻编辑室和媒体在使用人工智能工作时,将可应用其中的伦理规范与原则。该宪章由无国界记者(RSF)所设立的委员会制定,并由获颁诺贝尔和平奖的记者瑞萨(Maria Ressa)担任主席。
2023年11月10日,无国界记者(RSF)和16个合作组织在巴黎和平论坛上发表《人工智能与新闻业巴黎宪章》。在与公民社会团体、人工智能专家、媒体代表和记者的合作下,《人工智能与新闻业巴黎宪章》的制定工作于2023年7月展开。
该宪章由无国界记者所筹组的委员会撰写,2021年获颁诺贝尔和平奖的记者瑞萨(Maria Ressa)则担任主席。委员会由来自20个不同国家的32位新闻或人工智能知名专家组成。其目标十分明确——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将改变媒体业,因此需确立一套基本伦理原则,以保护新闻资讯的完整性。
众多组织史无前例地齐聚一堂,共同支持委员会和无国界记者的工作。其中包括捍卫新闻与媒体业的各大机构(保护记者委员会、加拿大新闻基金会、德国之声学院、欧洲新闻中心、伦理新闻网络、自由新闻无限组织、全球媒体发展论坛、国际新闻协会、普立兹中心、汤森基金会)、记者联盟(欧洲记者协会)、公共媒体代表组织(亚太广电联盟)、ICT研究中心(东非与南非国际ICT政策合作组织)及调查新闻联盟(全球调查报导网络、国际调查记者联盟和组织犯罪与贪腐举报计画)。
为因应人工智能在新闻资讯领域制造的动荡,《宪章》订定十大原则,以保护资讯完整性与新闻业的社会职责。其中的核心原则为:
- 媒体内的科技选择须由伦理规范控管;
- 人类自主性仍须为编辑决策的核心;
- 媒体必须有协助社会分辨真实与合成内容的把握;
- 媒体必须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并在与科技公司协商时守护新闻业的发展存续。
“人工智能使新闻业本已严峻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在允诺新机遇的同时,也对资讯完整性带来巨大威胁。技术创新并不必然导致进步:科技必须在伦理的指导下才能真正造福人类。为保障知情权,记者和新闻机构须携手合作,确保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以伦理为准则管理使用。《人工智能与新闻业巴黎宪章》是实现此目标的重要一步。“
瑞萨(Maria Ressa)
Rappler创办人兼执行长、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人工智能可为人类提供非比寻常的服务,但显然也能将对思想的操纵扩大到史无前例的程度。《巴黎宪章》是人工智能和新闻业的首项国际伦理标准。在人工智能时代,事实证据、明确区分真实与合成内容、编辑独立性和人类责任将是获得可靠新闻资讯权利的主要保障。新闻业比以往更加需要获得广泛认可的健全伦理基础。我们与合作伙伴共同呼吁世界各地的记者、编辑和新闻机构将其视为己任、宣扬并在工作中贯彻这些原则。”
德洛瓦(Christophe Deloire)
无国界记者秘书长
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科技可提供崭新角度,但也为新闻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今,深度伪造技术可能放大不实信息、破坏公众对所有影音内容的信任,语言模型动辄以牺牲新闻资讯的完整性为代价提高产能,媒体在此时签署《宪章》,申明他们不会允许新技术使其偏离服务公众利益的使命。《宪章》提倡以人为判断和新闻伦理为支柱,以便新闻业履行其作为可信任第三方的社会职能。
委员会成员:
Maria Ressa(主席),202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记者与Rappler媒体创办人(菲律宾)
Charlie Beckett,伦敦政经学院媒体传播系教授(英国)
Emily Bell,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与陶氏数位新闻中心主任(美国)
Veysel Binbay,亚太广电联盟(ABU)技术总监(马来西亚)
Lars Boering,欧洲新闻中心(EJC)主任(荷兰)
Lisa Campbell,独立电视网企业沟通总监(ITN)(英国)
Phil Chetwynd,法新社(AFP)全球新闻总监(英国)
Nighat Dad,数位人权基金会(Digital Rights Foundation)执行董事(巴基斯坦)
Renée Diresta,斯坦福大学网路观测计画研究经理(美国)
Emilia Díaz-Struck,全球调查报导网络(GIJN)执行董事(委内瑞拉)
Kathy English,加拿大新闻基金会主席(加拿大)
Camille François,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公共事务讲师(法国)
Jodie Ginsberg,保护记者委员会(CPJ)主席(美国)
Ruth Kronenburg,自由新闻无限组织执行董事(荷兰)
Justyna Kurczabinska,欧洲广播联盟(EBU)新闻策略与转型总监(波兰)
Jan Lublinski,德国之声DW学院政策与学习总监(德国)
Gary Marcus,可信人工智能发展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rustworthy AI)创办人兼执行长、纽约大学荣誉教授(加拿大)
Frane Maroevic,国际新闻协会(IPI)执行董事(奥地利)
Mira Milosevic,全球媒体发展论坛(GFMD)执行董事(塞尔维亚)
Hanna Möllers,德国记者联盟(DJV)法务长(德国)
Tabani Moyo,国际言论自由交流会(IFEX)召集人、南非洲媒体协会(MISA)区域总监(津巴布韦)
Bruno Patino,法德公共电视台总裁(法国)
Paul Radu,组织犯罪与贪腐举报计画(OCCRP)共同创办人(罗马尼亚)
Martha C. Ramos Sosa,世界新闻出版协会(WAN-IFRA)世界编辑人论坛主席(墨西哥)
Stuart Russell,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教授、人类兼容人工智能中心(CHAI)创办人(美国)
Gerard Ryle,国际调查记者联盟(ICIJ)总监(爱尔兰)
Eric Scherer,欧洲广播联盟(EBU)新闻委员会主席、法国电视台News MediaLab及国际事务总监(法国)
Anya Schiffrin,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公共事务资深讲师(美国)
Wairagala Wakabi,东非与南非国际ICT政策合作组织(CIPESA)执行董事(乌干达)
Marina Walker Guevara,普利策中心执行董事(美国)
Aidan White,伦理新闻网络(EJN)创办人、国际记者联盟(IFJ)前秘书长(英国)
Antonio Zappulla,汤森路透基金会执行长(意大利)
委员会报告员:Arthur Grimonpont,无国界记者(RSF)(法国)
合作组织名单:
发起单位:
无国界记者(RSF)
合作机构:
亚太广电联盟(ABU)
东非与南非国际ICT政策合作组织(CIPESA)
加拿大新闻基金会(CJF)
保护记者委员会(CPJ)
德国之声学院
欧洲记者协会(EFJ)
欧洲新闻中心(EJC)
伦理新闻网络(EJN)
自由新闻无限组织(FPU)
全球调查报导网络(GIJN)
全球媒体发展论坛(GFMD)
国际调查记者联盟(ICIJ)
国际新闻协会(IPI)
组织犯罪与贪腐举报计画(OCCRP)
普立策中心
汤森基金会